近日,由扬州公司承担的上海浙江路桥大修工程主体钢结构部分修复工程,按照原计划顺利完成,预计于2016 年1 月1 日实现通车。
浙江路桥建成于1908 年,是苏州河上“桥龄”仅次于外白渡桥的百年老桥。此桥的上部为鱼腹式钢桁架,下部为木桩基础重力式桥台,是连接苏州河南北的重要通道。这座落户上海百余年的标志性建筑虽有过几次大保养,但仍存在严重锈蚀以及船只撞击造成的桥体变形等问题。
大修工程于今年5 月18 日正式启动,采用“整体平移法”将大桥移至桥址北侧约100 米处的维修厂房内进行大修。整个工程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螺蛳壳里做道场”是维修人员遇到的最大瓶颈。施工期间又经历半个月的连续高温天气,由于铆钉施工温度达1100 度左右,同时现场还有大量火焰切割作业,维修厂房内气温一度超过45℃,对此,扬州公司项目部采取调整作息时间、增加夜间施工作业、安装通风设备等多种措施力保原工期计划不变。因本项目为旧桥维修,许多保留构件与新制件间连接铆钉孔间距需现场测量,上弦节点测量多为登高作业并且空间狭窄,测量难度极大。在施工过程中路政部门根据同济大学的检测结果在原设计更换杆件的基础上新增加了锈蚀严重的4、8 节点板及下弦构件5 至7 节间竖腹杆、桥门端柱、斜撑腹杆的更换工作,同时要求原工期计划保持不变,给施工组织带来更大的压力。
经过扬州公司项目部的精心组织,在确保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仅用141 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主体工程的钢结构维修任务,为本项目年底通车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